当前位置: 首页 >> 美丽西外 >> 校友文苑 >> 正文

美丽西外

回望千年幽静喧嚣——游陕西历史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5-03-10  点击:

俄语学院23级学硕 卓悦——

犹记研究生线上面试时老师略带调侃的问话:“之前对西安有什么了解吗?”身为外省人,概因那时紧张激动、心绪不宁,回答得仓皇而简短,还好老师们都报以宽容的微笑,又道西安是个美丽的城市,若有缘在此相会,到时一定要好好欣赏游览,方不算辜负三年好时光。收到录取喜讯,心中石头将将落地,我便马不停蹄地开始搜索西安旅游攻略,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心中满溢着对这座城市和研究生生活的憧憬。从郑州到西安的高铁不过两个半小时,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不断变换,恰似那时我忐忑复杂的心情。正巧,耳机中播放到刘天华大师的名作《良宵》,悠扬古韵的曲调与目的地西安——著名的历史古城——可谓是相得益彰,我的游客兴致被彻底激起,兴奋逐渐盖过了一切。低头点开论坛的热门景点推荐,一条评论进入我的视线:“别的倒都好说,来西安,兵马俑和陕历博是不得不去的”。下榻的酒店正好离陕历博不远,遂定下了游览的第一站。未尝料到出师未捷,陕西历史博物馆实在太过热门,门票一经发出就迅速售空,万人空巷也不过如此。但心中的向往更加炽热,奈何运气不佳,未抢到门票,只好将热情按下不表,静候佳机。终于在学期末,大抵因为正值春节返乡,客流量少了些,我才终于能够如愿以偿。

按之前的参观习惯,出发前我搜索到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简单介绍,立刻发现这座博物馆的别具一格、内有乾坤。这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前身可以追溯到19446月成立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后遵照周恩来总理的遗愿于1991620日重新建成开放,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地位特殊,意义重大。值得一提的是,陕历博的历史教育属性尤为突出,无怪乎之前到访过的游客都不约而同地“告诫”后来者,游陕历博最好请一位导游在旁引导解说,否则游览兴味将会大减,对其藏品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罢了。

伴随着导游的娓娓道来,我与朋友缓缓漫步在馆中,历史的厚重以具象化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自远古时期以来的千年文明仿佛在眼前复现,讲述着一段段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经年往事。在众多历史文物中,博物馆收藏的各类唐代陶俑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受到波斯等中亚地区的异域文化之影响,唐代服饰文化呈现出包罗万象、美轮美奂的独特风格。同时,唐朝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在女子服装上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女子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穿搭风格和种类,多元化的服装审美和服饰元素是唐朝社会繁荣、文化实力强劲的重要象征。博物馆中陈列着大量姿态各异的女子俑,神态生动自然,衣饰精美考究,有的穿戴胡风鞋帽,有的搭配传统服饰,有的甚至以男装示人,开腿驾驭马匹,这表示唐朝时期是允许女子骑马上街的,社会开明之风蔚然。




这组十二生肖陶俑是放置于墓葬中的陪葬品,但与我们对陪葬物品阴气森森的印象截然不同,这组生肖佣异常生动,引得大片游客驻足围观。从子鼠到亥猪,十二尊兽首人身的陶俑按照生肖顺序依次摆放。唐朝时,十二生肖多用于代表十二时辰,反而与年龄的关系没有现在我们理解的这么密切。陶俑在墓穴中三个一组摆放,负责守卫墓穴主人的安全,也被称为十二时神。陶俑的兽首做得栩栩如生、神态各异,人身都着唐代文臣服饰,两手拢袖拱于胸前,人和动物的形态融合和谐,观赏起来十分有趣。我们饶有兴致地观察辨认属于自己生肖的陶俑,不禁惊叹于千年之前工匠巧夺天工的制作艺术。



除去这些精美绝伦的唐代陶俑,博物馆的许多珍奇异宝,如青瓷提梁倒灌壶、白釉黑花卧美人枕和三彩载乐骆驼俑等等,都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令我不由得在心底时时感叹,此次博物馆之旅确是不虚此行。上起远古人类初始社会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民国以来见证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各类物证,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馆藏之丰富、文物之精美、底蕴之厚重,远非他处可比。正如博物馆在其官方网页上所介绍的那样,“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徜徉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这座大学校,我时而惊叹于文物的精美,时而沉思于历史的厚重,时而欣喜于知识的扩充,时而喟叹于文化的灿烂。在这座博物馆中,凝聚其间的中华文明向来者徐徐讲述着千年来的幽静与喧嚣,历史与我,就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