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高校民主政治是和谐校园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学校党委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的方针,不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拓宽完善民主渠道,注重发挥教代会、工代会、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等方面的作用,落实广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调动广大教职工民主治校的积极性,较好地维护了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
一、统一战线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统一战线工作概况
统一战线工作是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校党委制定了《西安外国语大学统一战线工作若干规定》,就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和要求。近年来,学校先后建立和完善了校领导班子联系制度、统战委员工作机制、统一战线各界自身工作机制等。学校注重各民主党派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鼓励各民主党派发扬优良传统,支持各民主党派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学校重视各民主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不断推进学校民主化建设与管理。
学校现有民革、民盟总支委员会和民进支部委员会等三个民主党派基层组织。2008年7月22日,中国民主促进会西安外国语大学支部召开换届大会,马明任主委,蒋筱敏任副主委。2010年7月6日,中国民主同盟西安外国语大学总支委员会换届暨总支成立大会召开,罗伟当选为第一届西外民盟总支主委,李九全、李瑞林当选为副主委。2011年5月3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西安外国语大学总支部委员会换届暨总支成立大会召开,李芳军当选为第一届西外民革总支主委,杨鹏鹏、姜亚军当选为副主委。

各民主党派组织在岗成员68人;设侨联西外小组,现有归侨、侨眷、台胞、台属等36人。有副高以上无党派重点联系人士68人;有少数民族教职工29人。现有区以上各级党外人士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7人:其中全国人大代表1人,市人大代表1人,区人大代表1人;省政协委员1人,市政协委员1人、区政协委员2人。
(二)民主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情况
学校积极向各级人大、政协及民主党派领导机构推荐统一战线优秀代表人士。校长户思社于2002年当选为民革陕西省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委,2003年、2008年分别当选为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07年,当选为民革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马明教授、温仁百教授于2002年当选为政协西安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胡小花老师于2002年、2007年分别当选为第十四届、第十五届西安市雁塔区人大代表;黄世坦老师于2003年、2007年分别当选为政协陕西省第八、第九届委员会委员;景楠老师于2006年当选为西安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并担任西安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李瑞林教授于2007年当选为雁塔区第九届委员会委员,2008年当选为政协陕西省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张亲霞教授于2007年、2011年分别当选为西安市长安区政协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2012年当选为政协西安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温玉霞教授于2011年当选为西安市雁塔区十六届人大代表。
学校党外人士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政议政、反映社情民意。他们每年都向各级人大、政协以及有关部门撰写和提交“提案”、“议案”和建议。其中,2010年,学校统一战线成员共提交议案17个,被采纳13个;2011年,共提交议案16个,被采纳14个。
(三)统一战线工作取得成效
2002年至2011年,党委统战部组织学校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代表、副高以上无党派人士以及少数民族代表等统一战线人士,先后赴合阳、汉中、安康、延安、镇安、临潼、麟游、阎良、灵宝等地开展培训学习和考察活动,感受改革开放发展成果,共商学校发展大计。
2007年11月,学校制定并下发了《在无党派人士中开展以“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教育活动的意见》的通知,广泛开展教育活动。2008年,党委统战部开展了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学校统一战线各界人士的以自己或家庭的亲身经历、个人见闻等,展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2009年4月,党委在全校统一战线各界开展“五个一工程”活动,即召开一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座谈会;开展“民主党派支部和侨联联系一个团工委”活动;开展献一策活动;撰写一份高水平调研报告;参加一次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2010年11月18日,全国政协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陕西省委张道宏主委莅临学校专题调研,并书写题词 “谱写党盟合作的新篇章”。 2011年4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外事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副主席齐续春莅临学校视察,充分肯定学校统一战线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提出殷切希望。12月15日,学校承办了陕西省高校统战部长联席会,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家春等领导同志,以及来自全省部分高校的30余位统战部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莅临我校出席会议。
二、工会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西安外国语大学工会是在西安外国语大学党委领导下的教职工有序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维护自身权益的群众组织,现有会员1200名,基层工会29个,是校党委联系教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工会在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注重引导广大教职工爱岗爱校,敬业奉献。针对不同教职工群体,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建功立业活动。曾先后组织和举办了“三八红旗手”、“三八红旗集体”、“巾帼标兵”、“巾帼文明岗”、“五一巾帼标兵岗”、“创新能手”和“创新示范岗”等推荐评选活动,举行巾帼建功立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并协助后勤服务集团和校医院多次举办岗位练兵和技术竞赛活动,努力提高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岗位技能水平。协助教务处多次举办青年教师多媒体课件比赛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
在加强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中,工会始终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推动 “三育人”工作的持续开展。2003年,举办了女教职工师德演讲比赛。2004年,为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会与宣传部、迎评办一起在全校教职工中举办“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知识竞赛”。多年来,工会积极协助党委宣传部和人事处在教师中评选表彰师德模范,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推荐学校的师德模范标兵,大力弘扬优秀的师德教风,广泛宣传在“三育人”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工会积极开展各项群众性文体活动,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2003年4月,校工会举办了全校教职工太极拳大赛;2006年,工会根据我校教职工在新老校区的工作生活实际情况,开辟了雁塔校区教职工活动中心和长安校区工会活动室两处教职工之家活动场所;2009年9月,举办了庆祝建国60周年全校教职工“祖国万岁”歌咏比赛、“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比赛、“迎国庆”书画摄影展览等活动;2011年上半年,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了健身秧歌和健身排舞活动,并于6月下旬举办了庆祝建党90周年教职工健身排舞秧歌大赛。
2002年以来,校工会先后荣获陕西省高校“青年教师多媒体课件比赛优秀组织奖”、陕西省教育工会“模范职工之家”、陕西省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陕西省教育工会“先进女职工委员会”、陕西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会组织”等称号。2011年6月,校工会组队参加了陕西省高校“庆祝建党90周年秧歌舞蹈汇演”,并荣获健身秧歌表演大赛二等奖和优秀组织奖。
三、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
(一)召开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大会
2003年7月29日至30日,学校召开了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纪工委书记董祥林,省总工会副主席、省教育工会主席卢其松等领导出席会议。学院党政领导杨希文、杜瑞清、梁徳智、杨勇才、褚凤林、户思社、刘越莲及全体教职工代表和特邀代表、列席代表共136人参加了会议。董祥林和芦其松分别发表讲话。院长杜瑞清代表学校向大会作了题为《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努力实现学院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学校十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成就。主要表现在:一是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学科建设成绩显著;二是教学改革逐步深化,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三是科研工作成绩喜人,科研水平显著提高;四是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取得突破;五是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向办学的国际化目标迈出新的步伐;六是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办学效益逐步提高;七是办学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教学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八是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报告还对“十五”后期工作作了展望。提出了“十五”后期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并围绕“十五”发展目标,提出了八大任务:一是群策群力,谋划发展,认真做好学校2010年发展规划工作;二是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提高办学层次和竞争力;四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五是扩大国际合作交流,努力同国际教育接轨;六是加强制度建设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七是加快校园建设步伐,认真做好财务、后勤和产业工作;八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学校精神文明水平。大会还听取了工会副主席屈宝爱受第三届工会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的题为《发扬主人翁精神,齐心协力,团结拼搏,努力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
7月30日下午,大会审议通过了院长工作报告和工会工作报告,通过了《西安外国语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细则》,选举产生了第四届工会委员会,通过了教代会3个专门委员会。西安外国语学院工会第四届委员会由(按姓氏笔画)于殿举、王延、王欣荣、龙治刚、刘守朝、张平、陈炜、李毅、杨勇才、屈宝爱、胡小花、姜登祯、潘惠霞等13名同志组成。7月31日,经西安外国语学院第四届工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杨勇才同志当选为西安外国语学院工会主席,屈宝爱(专职)、姜登祯(兼职)、李毅(兼职)当选为工会副主席。
2004年2月18日,学校召开了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大会听取并审议了杜瑞清院长代表学校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并通过了《改革发展行动计划(2004-2010年)》。
2005年4月8日,学校召开了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大会听取并审议了户思社院长代表学校所作的工作报告,听取了梁德智副书记对新校区建设工作的汇报以及财务处负责人关于学校财务工作的情况汇报。审议通过了《西安外国语学院津贴分配办法》、《西安外国语学院关于在长安校区建设教职工公寓用房的决议》。
2006年4月22日,学校召开了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大会听取并审议了户思社校长代表学校所作的工作报告,《西安外国语大学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正式提交与会代表审议通过并实施。
2007年12月28日,学校召开了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大会听取并审议了户思社校长代表学校所作的工作报告,人事处就西安外国语大学岗位设置与聘任工作的相关政策、岗位设置的基本情况和目前该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向与会代表作了专题汇报。
2009年1月9日,学校召开了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大会听取并审议了户思社校长代表学校作的题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工作报告。
(二) 召开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
2009年12月25日,学校召开了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校党政领导郝瑜、户思社、王颖、褚凤林、刘越莲、龙治刚、王峰及主席团全体成员出席会议,大会正式代表、特邀代表、列席代表等163人参加了会议。户思社校长代表学校向大会作了题为《坚持改革创新,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建设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的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过去六年的工作:一是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学校综合办学实力显著增强;二是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学科专业结构明显优化,特色更加鲜明;三是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四是加大科研投入,学术研究成果的数质量有了大幅提升;五是深化和完善人事制度改革,师资和干部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六是坚持走开放式、国际化办学道路,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再上新台阶;七是坚持依法治校与科学管理相结合,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八是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九是坚持以和谐校园建设为目标,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第二部分提出了学校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一是全力以赴抓紧抓好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确保2011年顺利通过验收;二是坚持特色强校的办学方针,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坚持人才兴校的战略思想,重点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四是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效益。提出了2010年的主要任务:一是认真研究拟制好“十二五”发展规划;二是完成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的基础工作,迎接中期检查;三是切实组织好第四轮处、科级干部竞争(聘)上岗工作;四是认真做好首次岗位聘任工作;五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六是继续发展与国际知名大学的合作与交流;七是加大力度,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职工生活条件。
大会进行了分组讨论。表决通过了校长工作报告、《西安外国语大学岗位设置管理及聘用实施方案(试行)》以及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议。选举成立了民主管理管理委员会和教职工福利委员会两个教代会专门工作委员会。
2011年1月13日,学校召开了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大会听取并审议了户思社校长代表学校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学校“十二五(2011-2015)”发展规划、校园建设项目计划和《西安外国语大学雁塔校区教职工住宅楼、长安校区教职工公寓楼建设建议方案》。
12月23日,学校召开了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大会听取并审议了户思社校长代表学校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并通过了《西安外国语大学绩效工资实施暂行办法》。
四、社区工作和离退休工作取得新成效
西安外国语大学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1年10月,隶属于雁塔区长延堡街道办事处和西安外国语大学双重领导。社区居委会负责社区党建、综合治理、社区文化、民政、计生和社区环境卫生工作等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2010年9月30日,完成了第四届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选举张智谋为西安外国语大学社区书记、主任。社区居委会本着“敬老爱幼、扶弱助残、方便生活、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整合辖区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为社区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户排忧解难。先后完成了西安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亚运会火炬接力赛、西安世园会、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等工作,连续多年被评为雁塔区和长延堡街道办“先进单位”。
2002年以来,学校按照上级对离退休同志实现“六所”指标的要求,即: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居、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在思想、生活等方面关心、服务离退休老同志。在工作中坚持落实老干部五项制度:即老干部阅文制度、重大事项通报制度、组织生活制度、住院看望慰问制度、重大节日校领导集体慰问老领导、老党员、老干部制度。定期举办乒乓球、门球、象棋、冬季长跑、春游、秋游、趣味运动会、参观走访等丰富多彩的娱乐、健身等活动,丰富离退休老同志的晚年生活。每两年组织一次离退休同志健康体检,帮助离退休老同志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为离退休同志构筑起了“三晚”工程,即“放心的晚年、愉悦的晚年、进取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