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西外在线 >> 正文

杨筱冰校友在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于此启航,奔赴山海

发布时间:2025-09-19  点击:

       杨筱冰,西安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英语教育专业86届校友,西安市第26中学英语教研组长,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英语教研员。长期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深受教师和学生喜爱。首批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国家高层次人才“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巾帼立功标兵,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全国巡回宣讲团成员;2024年教师节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在2025年陕西省教育大会上作交流发言的唯一优秀教师代表。教育部基础教育外语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2018师德培训专家,国培专家。陕西省委、省委组织部特支计划教学名师,陕西省首批中小学教学名师。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导师,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英国雷丁大学访问学者。美国波特兰市西林恩学区教师培训中心导师。陕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

校友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今天,站在这个承载青春记忆的舞台上,看着你们朝气蓬勃的脸庞,我内心涌动着难以言表的激动。四十年前,我和你们一样坐在台下,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四十年后,能作为校友代表与你们共同开启新征程,我深感荣幸! 我是1986届英语教育学院的杨筱冰,现任西安市第26中学英语教师,陕西省教育科学院英语教研员。

时光荏苒,离开母校已40载,然而那段在西外度过的青春岁月却始终清晰深刻。那时的我们,有人来自大山、从未见过火车,有人第一次接触英语,还有人打篮球竟把球投进自家篮筐……这群背景各异的年轻人在西外这片沃土汲取着成长的养分:在书香四溢的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类外文书籍;在精彩纷呈的课堂上感受语言跨越文化、直抵人心的魅力;在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中热烈讨论学术问题……就是这群人,在西外的培育下茁壮成长,日后撑起了陕西外语教育的一片蓝天。

怀揣着母校赋予的教育理想,我从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再到国家级教学名师。2024年,我作为陕西省唯一入选教育部教育家精神宣讲团的成员,参加了全国优秀教师表彰大会并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25年陕西省教育大会召开,我作为唯一的教师代表交流发言。回望成长之路,我更加坚信:西外所赋予我的早已超越知识本身,成为我生命中最厚重的底色。我感恩母校不仅教我们专业知识,更传递了“永不言弃”的信念,这份信念闪耀着西安外国语大学“爱国、勤奋、博学、创新”的校训光芒。我也感恩母校老师的培养,正是因为他们无私的“滋养”与“浇灌”,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成就。

学弟学妹们,今天你们带着家人的期盼、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了人生的新起点。作为学姐,我想和大家分享几点从西外带走的最宝贵的财富:

第一是视野与格局。西外赋予我们的不仅是语言技能,更是一种跨越文化边界、理解多元世界的能力。它告诉我,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心智,培养能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栋梁之才。这种能力让我在之后的教学生涯中始终能以开放、包容、自信的心态去理解教育的本质。

第二是责任与担当。西外的精神底蕴,潜移默化地教会我们要有家国情怀。无论我们将来身在何方,从事何种职业,这份源于心底的责任感,始终是驱动我们不断前行的根本动力。于我而言,这份责任感最终落地于三尺讲台,转化为对每一个学生成长的守望。

第三,热爱是所有的起点。热爱你所学的语言,热爱它背后灿烂的文化;热爱你脚下的土地,热爱你即将探索的世界。未来你们或许会遇到挑战和迷茫,但请守护好内心的这份热爱,它将是你们穿越风雨最温暖的光。就像我至今依然热爱着我的教育事业,这份热爱让我甘之如饴。

第四,学习是一生的功课。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唯有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图谱,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请珍惜在西外的每一寸光阴,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学弟学妹们,无论你们将来奔赴怎样绚烂的星辰大海,攀登如何险峻的崇山峻岭,母校永远是你们最坚实的精神港湾。希望你们传承西外人的优秀传统,既有国际视野,又有中国灵魂;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

最后,衷心祝愿我们的母校基业长青、永葆青春!祝福老师身体健康,桃李芬芳!各位学弟学妹于此启航,乘风破浪;奔赴山海,不负热爱!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