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美丽西外 >> 正文

校友专访:弦歌不辍 春华秋实——记专访我校校友黄少荣教授

发布时间:2015-03-30  点击:

编者按:“温文儒雅,平易近人”是黄少荣教授留给笔者的第一印象。这位谈话中饱含亲切的学者曾于1977年毕业于我校,获英语语言与文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8年获我校英语语言与文学硕士学位。后赴美留学,1991获美国俄亥俄州保林格林州立大学文学硕士,1994获该校沟通交际学博士。现为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英语及沟通交际学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修辞批评和跨文化沟通研究。也是美国华人人文社科教授协会会长、全美中国研究联合会理事。多年来,黄少荣教授在辛辛那提大学与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校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促成了两校互派教师的交流项目,并一直担任该项目的协调员。此次时值黄少荣教授回校进行集中授课,笔者代表西外大校友工作志愿者协会对其进行一次专访。

校友志愿者:黄教授,您好!欢迎您专程回到母校再次为学弟学妹们传授您的学识精华。很荣幸在您返校期间能够答应我们接受采访,非常感谢您对母校校友工作的大力支持!我在校友资料中了解到您曾于上个世纪70至80年代在母校英语系求学及任教,这一次回到母校、踏入西外,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黄教授:我此行最大的感受就是母校经历了非常大的变化。在我求学期间,母校的规模远没有如今这么大,一个年级只有85人,而现在全校的学生已经可以达到2万人。同时,学校的硬件设施也有了很大提高,有先进的语言实验室,同时很多教室都配备了先进的教学仪器及设备。我此行回来也与之前的熟识畅叙情谊,与年轻学子沟通想法,感受到了母校师生的热情。

校友志愿者:母校这几年的确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师生的学习工作热情也更加饱满。回想您在西外求学及工作期间,有没有您觉得对您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或者说,您在国内外求学期间,对您影响最大的人或者事是什么?

黄教授:我在西外求学及工作期间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同于现在大学生经过高考进入大学,我是经部队推荐到西外学习,囿于学生人数少,我们一进校就要参与许多的课外活动。我们所说的“课外活动”并不是指现代大学生所参与的社团及学生会活动,我们当时的活动主要是集体劳动,例如挖地道、到农村劳作等;期间老师都是与学生吃住一处,所以师生关系非常好。另一件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是母校的一个优良传统:学生自发在每一天都要进行晚自习和早自习,老师也会在自习课上随堂为学生答疑解惑,可以说学习气氛非常令人怀念,这可能也是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许多学生在7年多的时间里都没有上过学,也比较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几年之前,前任校长户思社曾与我在一次交流中也提到了当时他在母校教书时的岁月,也感慨于当时任教时在晚自习课上为学生进行课后辅导的场景,令人感触颇深,也颇为怀念。

校友志愿者:在结束西外的学习及任教生活后,我了解到您选择在美国鲍林格林大学攻读传播交际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跨文化交际,您怎样看待跨文化交流中的culture shock现象?

黄教授:现在的中国学生实际上在美国流行文化及体育文化的影响下,已经对美国有了一些的了解,但是在持续接触美国文化的过程中文化冲击是不可避免的。一般而言,文化冲击会经历3个阶段:蜜月期——震撼期——恢复期;蜜月期内认为西方一切都好,学习欲望强,语言进步快;在震撼期则出现心理困惑与生理不适,例如思乡情绪泛滥等;在恢复期开始逐渐重拾自信、客观看待文化差异。在面对不同文化时,应该谨记文化并无优劣之分,只是各个文化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已。同时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坚决反对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即认为为自己文化优于他文化,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各种文化的异同。对于将来有志于出国深造的同学,我建议大家不要把国外生活理想化,客观接纳各种文化冲击现象,调整心态。

反过来,美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在逐步增强,但是囿于美国人的优越感,美国人并不愿意了解他国文化。从某些方面讲,美国学生也并没有持十分开放的心态,并不像我们的学生渴望了解各种不同的文化与经历。但是美国人在一些包括种族问题在内的历史遗留问题上,容忍度还是比较高的,并且美国人的友好举世闻名。如果在飞机上偶遇美国人,寥寥数句之后就可以对你称兄道弟、将他的个人情况全盘托出;但是这种友好程度基本上随着飞行旅程的结束就宣告终结。所有也会有一种说法“美国人易结交,不易深交”。总体上而言,美国社会内部是比较开放的,同时也是一种交际型的社会。

校友志愿者:您在美国的学术研究也结出了累累硕果。我了解到您在美国发表过学术专著1部,学术论文16篇,并在美国全国及国际会议上宣读学术论文18篇。这些数字是我个人在网上查询的,当然也许不全面,请您不要介意。您觉得在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最大的困难?如果有,您是怎样克服的?

黄教授:初到美国进行研究时,语言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非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而言,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文献、资料及报刊以保证撰写出符合美国学术规范与文风的论文。我所在的协会每年会收到大量的论文以期在协会主办的杂志上发表,所投递文章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缺乏语言的地道性,不符合国外的论文风格及学术风格。所以要想在美国获得一定的学术成就,语言能力的提升应该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

编者按:截止发稿,黄少荣教授共在美国发表学术专著1部,学术论文17篇,为6本书籍撰写某一篇章内容,并在全美及国际会议上宣读学术论文30篇。

校友志愿者:您在美国获得一定的学术成就后,仍然心系母校。您曾经回到母校,为母校学子讲授为期三周的公共演讲课程,您认为一名出众的公共演讲家最应具备的素质有哪些?

黄教授:Public speaking可以理解为当众演讲或公众演讲。这个词最早可以追溯到1875年,在这之前这个词的本意更接近于雄辩(orator),主要培养对象为社会精英,例如政治家、商界领袖等,是精英教育的一部分。如今,演讲不断发展,作为一个学科存在,旨在培养普通人的公众交流能力,着重向学生介绍演讲的技巧及方法。某一次演讲所代表的并不是一种行为(act),而是一个过程(process),涉及遴选演讲题目、分析演讲目的、分析听众构成、收集及整理演讲材料、撰写演讲稿、排练演讲全程及现场演讲等诸多环节。这一过程包含大量相互关联的理论框架,以说服性演讲为例,演讲人需要考虑到三个要素:即演讲的逻辑性、演讲者的说服力和情绪渲染。演讲交际应该能够同时传达出有声信息及无声信息。“说什么”、“怎么说”都是演讲者需要自己考量的内容,在肢体语言、眼神交流、面部表情等无声信息的辅助下完整传达演讲意图。同时,演讲人切忌盲目模仿他人;dont be somebody you are not;而要形成自己的风格。

校友志愿者:除了为学弟学妹们传道授业之外,多年来,您在辛辛那提大学与母校的校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亲力亲为、做了很多贡献,结合您自身的留美经历,您对赴海外求学的师生有哪些好的建议?

黄教授:近年来,出国留学人数与日俱增,求学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就留美学生群体而言,中国人整体上比较优秀,考试结果往往令人惊讶,但在课堂表现中相对沉默,鲜有发言。所以我的第一个建议是中国学生应融入美国课堂、加入小组讨论中,这样才能与同伴擦出思想的火花。其次,大家坚持自己,任何社会都会有黑暗面,不要被外界纷扰所影响,忠于自我。最后,要多了解美国的文化,避免只和中国学生交流,充分利用国外的语言文化环境,加强文化认知。

校友志愿者:非常感谢为学弟学妹们提供的良言箴句,那么最后,您还有没有对母校的意见或建议?或者给西外的莘莘学子有什么样的寄语?

黄教授:鉴于国内的学术氛围、学术水平也在稳步提升中,所以在国内发展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国家对于学者研究的资助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大家要珍惜现有的学术环境,脚踏实地。相比于美国社会而言,大学生、研究生在国内也会有更加多样充足的职业选择,这也是为什么有许多的出国留学人员选择归国谋求工作的原因。美国大学毕业的亚裔学生想要在美国社会找到一份体面、理想的工作非常困难;特别是对于文科毕业生而言,基本上除了在学校任教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除此之外,相较于十年前,职位竞争可能从十分之一涨至百分之一,得到一份工作往往意味着要与200至300人展开残酷的竞争;除非自己具有卓越的学术成就或工作能力,否则就业压力非常大。所以,不论身在何方,脚踏实地的学习生活一定能够收获累累硕果!

后记:黄少荣教授有着学者所共有的谦逊与朴素,内敛与低调,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二十载留美生涯乡音未改、一朝与西外结缘情谊长存!有感于内,寓之于行,方可春风化雨,携手共进!